文/熊晓斌 图/胡艺 编辑/熊杨珺
不久前,在2017江西汽车人走进江西研讨中,江铃集团邀请专家就“新趋势新技术下江铃集团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进行了开放式座谈研讨。
这是一场专门针对江铃集团发展的研讨,也是直面挑战、透析时代的变革座谈,江铃集团董事长邱天高,总经理陈远清出席研讨会,江铃集团新能源、销售、技术、财务方面的负责人也悉数到场。
江铃集团董事长邱天高结合政策走向及行业发展趋势,介绍了江铃集团的发展情况。
走进江铃集团的江西汽车人通过所看、所听、所感,分析研判了江铃集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江铃集团集聚“天时、地利、人和”,正摆开大发展的态势,希望能为江铃集团、为江西汽车产业尽一份力量。
关键词一:天时
邱天高:互联网所带来的产品定制、工业4.0等概念,让企业和客户关系不同于以往,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中国汽车人的底气、信心不同于以往,并进而提出了弯道超车的概念,因为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国成为全球最强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国内新能源汽车更是群雄并起。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精准定位、抢占先机,同样也是行业大牛,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余卓平教授的看法:
余卓平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
国内汽车产量在2030年将达到4500万辆,这其中电动化和价格下沉是趋势,也就是说电动化小型交通工具将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相比国内很多车企早迈出了一步,并拿到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抢占了先机。
同为南昌人,余卓平教授对江铃集团未来的发展寄予期望,他希望:江铃集团不断取得超越其它车企的成就,进一步增强政府对江铃集团的信任,进而把江铃集团的战略规划融入到政府的政策、战略当中,从而在拿下南昌市、江西省的主战场后,逐步向周边省市辐射扩张。
关键词二:地利
邱天高: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成就了江西的人杰地灵,这让江西自古以来就崇尚读书,但商业基因却不太强。
最新数据显示,江西目前高速公路里程已排名全国前八位,同时伴随着航空、高铁等快速发展,江西实现了地理突破,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西正承接东部城市的梯度转移。
国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战略更让其成为最具潜力区域,发展后劲强。
确实,江西省区位优势及汽车产业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南昌,研讨会期间,航盛电子等就当即拍板,投资南昌。
杨洪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航盛公司总裁。
航盛电子是一家生产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当谈及投资南昌的原因时,航盛电子总裁杨洪表示:江西是投资的热土,尤其是江铃集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雄伟的规划,让我们看到和感受到了江铃集团的活力、魅力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三:人和
邱天高:人和的环境是创造的。江铃集团正在转型,在迎接新变化、迎接新机会、迎接挑战中努力创造人和环境。
因为对江西特殊的感情,参与研讨的嘉宾,纷纷结合自己的工作,为助力江西汽车工业腾飞出谋划策。
2017,精彩发言:
@余卓平:要学习德国大众汽车进入中国时的做法,通过政府牵头在知名大学设立汽车学院,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技术人才。我们参与了南昌汽车工业的规划制定,把江铃集团的战略规划融入到南昌市的汽车工业规划中。
@江西汽车人联谊会主席杨美虹:我们有乡情,有这个情结,希望为以江铃集团为首江西汽车工业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执行董事陈康仁:江铃集团作为江西省汽车行业龙头,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攒聚政策、资金、人才、项目和平台资源,打造综合的向心力,让全国汽车人集聚到江西省,现在交通发达,上海离这里很近、广东离这里很近,北京离这里也很近,要象当初吸引全国人才建设深圳一样,吸引更多的汽车人来到江西,来到江铃集团助力江西汽车工业腾飞。
都说成大事,要天时、地利、人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呈现加速态势,江铃集团经过不懈奋斗,面临许多难得的发展“窗口期”。嘉宾们的看法,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行业、认识自己。
时不待我,催人奋进,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觉得不错,请点赞!↓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官方微信:JianglingGroup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